展開
在線客服
招商服務
新浪微博
收起
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(qū)
當前位置:首頁>黨建文化>黨建新聞 > 內容詳情
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(qū) “防控疫情,黨員先行”專項行動 先進事跡(三)
來源:本站 發(fā)布時間:2020-02-12 15:26:35

國際物流樞紐園區(qū)“防控疫情,黨員先行”專項行動持續(xù)深入推進。廣大黨員干部立足崗位,擔當使命,持續(xù)發(fā)揮先鋒模范作用。

事跡一:

為一線提供強勁保障“好管家”

他第一時間取消外出行程,放棄春節(jié)休息,全程參與園區(qū)疫情防控

白天聯系國內貨源,滿足全區(qū)短期應急需求半夜聯系全球商家,搶緊缺物資。

統(tǒng)籌協調園區(qū)辦公區(qū)域內疫情防控、后勤保障、物資調配等工作,在疫情防控方面不馬虎。

他就是國際物流樞紐園區(qū)公司綜合園投黨支部書記,公司綜合管理部(董事會辦公室)部長劉義真。

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打響以來,劉義真在公司的統(tǒng)一部署下,帶領公司應急物資采購團隊和后勤保障團隊,勇于擔當、勤奮敬業(yè),努力為奮戰(zhàn)抗擊在疫情第一線的同志們提供好全方位的綜合保障,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。

身為一名共產黨員,劉義真深知疫情就是命令、防控就是責任,立即組織公司財務、招商、口岸等多個部門專業(yè)成員,成立了30余人應急物資采購組,從市內市外、關內關外、國內國外多渠道采購疫情防控所需要的各類物資。

連續(xù)10余天每天休息不到5小時,劉義真及其采購團隊持續(xù)守候在電腦面前,搶抓稍縱即逝的采購信息。他們白天國內時間,聯系國內貨源,滿足全區(qū)短期應急需求。半夜國外時間,聯系全球物資,搶占緊缺物資。截止目前,他們已打通80余條采購渠道,累計付款采購全區(qū)急需的各類口罩300多萬個、防護服1.6萬套、紅外線溫度儀6000余個、各類消毒物資近6噸。

劉義真同志不僅負責物資采購工作,還統(tǒng)籌協調辦公區(qū)域各類防控、后勤、物資調配等工作,每天巡察出入門管理、建立物資調配臺賬、定時定點安排消毒,及時向上匯報疫情防控工作狀態(tài)。責任告訴他,疫情防控方方面面都來不得一點馬虎。

劉義真用共產黨人的堅守和擔當,最大程度的守護了抗擊在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的健康和保障,讓黨旗、黨徽在防控一線熠熠生輝。

事跡二:

堅守防控一線的“真勇士”

新春佳節(jié),本是闔家歡樂的日子,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卻蔓延開來,形勢十分嚴峻

為保障園區(qū)廣大干部職工及家屬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,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,謝中科同志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第一時間投入疫情防控一線。

謝中科是綜合園投黨支部的一名黨員,在重慶園投實業(yè)有限責任公司任副總經理一職。作為園區(qū)疫情防控公共事務組的成員,謝中科自1月31日以來,每日深入一線,帶隊巡視口岸大廈、自貿大廈、公租房等區(qū)域,監(jiān)督落實59家入園企業(yè)的防疫宣傳、防護消殺與來訪人員登記情況;巡查園區(qū)道路沿線主次干道消毒,有害垃圾處置情況,落實市政范圍每天2次消殺工作落實情況,使用消毒藥水約20公斤。

做的只是一名普通黨員干部應該做的事情,越是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,黨員干部就越要挺身而出,勇挑重擔。謝中科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他除了每日堅守防疫的一線,高強度工作,還主動擔當盡責,多方聯系供應商,園區(qū)采購了稀缺的消毒劑。

謝中科站在園區(qū)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守土擔責,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與擔當。

事跡三:

不安守崗位的“規(guī)劃師”

在疫情爆發(fā)的初期,謝文禮同志早早地從江津老家回到了主城區(qū)待命。1月31日接到園區(qū)召喚,他便第一時間帶病回到工作崗位,加入了園區(qū)抗擊疫情的一線隊伍。

謝文禮,男,1982年出生現任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(qū)規(guī)劃設計部部長,2019年12月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。謝文禮同志雖然成為預備黨員只有短短的2個月,但在此次疫情中充分體現了一名正式黨員的擔當與作為。

相對于一線部門,謝文禮作為項目建設過程的前端設計者,本可以少去項目建設現場的。但他仍然堅持每天抽半天時間去工地現場排查項目防疫工作、復工情況,做到每個項目必查,每個項目細查,每個項目持續(xù)查。此外,他積極動員身邊的人和部門的同事尋找防疫物資,提供來自海外多地的醫(yī)用口罩購買渠道,幫助園區(qū)落實體溫檢測槍1000個。

1月31日至今的10余天里,謝文禮面對嚴峻的疫情,始終堅守防疫一線。他除了八小時正常工作時間外,幾乎每天還要加班處理日常部門工作,確保部門的正常運轉,負重前行從不說苦喊累。

“作為一名黨員,身處這個崗位,做好這些事都是理所應當的?!边@是工作十余年、入黨2個月的謝文禮同志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